河南知母母嬰護理有限公司
全國客服電話:400-649-8878
電 話:0371-56178878
地 址:鄭州高新區翠竹街1號總部企業基地2號樓
(瑞達路翠竹街交叉口向西50米路北鄭州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醫院西側)
網址:www.202776.com
新生兒容易出現黃疸、濕疹、吐奶、紅臀、腸絞痛...等問題,無論是作為媽媽還是兒童攝影行業的從業人員都必須了解!
一、黃疸
黃疸分為兩種,一種是生理性黃疸,另一種是病理性黃疸。
大部分的新生兒在出生后2~3天開始在皮膚、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會出現輕度的黃染,而手心和腳心一般不出現黃染,在生后一周到十天會自行消退,在此期間吃奶、睡眠以及生長情況均好,大小便顏色正常,也無其它不適表現,如果查血表明血清總膽紅素濃度正常,這種現象稱為“生理性黃疸”。生理性黃疸對小兒健康一般無影響,不需特殊處理。
如果在出生后24小時內就出現了黃染現象,血清膽紅素不正常,四肢及或手足心均出現黃染,進展迅速,并且遲遲不退,或稍退后又重現,嗜睡、不肯吃奶、煩躁,甚至出現抽搐等癥狀就是病理性黃疸,一定要去醫院救治。
如何解決寶寶黃疸?
1、早產兒消退慢:如果寶寶是個早產兒,黃疸的消退一般會慢一些,可能持續3周甚至更長一些,但黃疸應呈逐漸減輕傾向,一般情況好。否則應及時就診?! ?/p>
2、如果寶寶完全采用配方奶粉喂養,生后2周黃疸仍然明顯,應立即就診?! ?/p>
3、母乳性黃疸不用擔心:母乳喂養的寶寶,如果出生1周后黃疸仍然明顯或繼續加深,但精神好,胃口好,大便黃,體重增長良好,通過檢查沒有異常,一般可以認為是母乳性黃疸。一般停母乳3天后黃疸減退,停5~7天后黃疸明顯消退。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(除非黃疸程度太深)。由于暫停母乳喂養可能給孩子或母親帶來不適,在黃疸不嚴重的前提下,可以繼續母乳喂養下觀察。母乳性黃疸通常在生后2-3個月內完全消退。
(明顯看出寶寶的小手和臉部顏色不一樣)
二、奶癬
奶癬即嬰兒濕疹,是嬰兒期的常見問題,多在生后1~2月開始,1~2年內消失。表現為皮膚的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、表面可有小白點,嬰兒可無自覺不適。嚴重者可出現滲出、結痂,甚至繼發感染,嬰兒可能有煩躁不安癥狀,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。
寶寶奶癬部位生長:
A、Z先出現部位— —面頰(小紅疹),再是額、頸、胸部。
B、小紅疹轉變為小水泡,破潰后流水,之后可結成黃色痂皮。反反復復。
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?
對輕度濕疹一般無需特殊處理,注意保持皮膚清潔,涂抹嬰兒專用潤膚露,避免搔抓、日曬等刺激,衣服應柔軟、清潔、寬松。
如果濕疹明顯,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含皮質激素的軟膏,必要時內服撲爾敏、葡萄糖酸鈣等抗過敏藥。
如何護理有奶癬的寶寶?
1、用溫清水洗臉、洗澡,保持皮膚清潔,涂抹保濕乳。
2、選擇純棉制品內衣。
3、勤給寶寶修剪指甲,避免寶寶抓搔患處。
4、室內溫度不宜過高,否則會使奶癬癢感加重。
(嚴重濕疹請就醫)
三、吐奶
吐奶是新生兒的常見現象,吐奶可因喂養不當所致,也可能由各種疾病引起。
吐奶和溢奶的區別
嘔吐是由神經肌肉參與的一系列復雜的興奮反射過程,而溢奶是單純通過物理原理使胃內奶液經食道反流入口腔及口角邊(嬰兒噴門松弛,在體位不當、胃部受壓情況下,胃內奶液被動溢出),不屬于真正的嘔吐。
寶寶為什么會吐奶?
對于外觀健康的新生兒,喂乳次數過頻繁、喂乳量過多、配方奶變化或濃度不當、吃奶過急過快、奶液溫度不當、咽下過多空氣等都有可能導致吐奶。
嬰兒吐奶嚴重,或同時有其他異常,應考慮疾病可能,及時找醫生診治。較大嬰兒的嘔吐可能與感染、腸道疾病等有關。
解決吐奶的Z好辦法:拍嗝
1、抱起寶寶喂奶,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。
2、用奶后不要立刻改變抱姿,并讓寶寶打個嗝,這樣不容易引起吐奶。
3、用奶嘴的寶寶:一定要選擇Z合適的奶嘴孔,太小容易吸入空氣;太大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,兩者都有可能引發吐奶。
4、躺喂,喂完后不要馬上讓寶寶仰臥,而是側臥一會兒,再改為仰臥。
四、鼻塞
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了,這一條規則特別針對新生兒。新生兒的鼻腔狹小,在鼻黏膜水腫或有分泌物阻塞時特別容易發生鼻塞。
如果房間的溫度太低,寶寶鼻塞的癥狀會更明顯。不用擔心,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,這些鼻塞的情況是由于生理結構引起的,不是病。
有的寶寶還常流出少量的鼻涕,干燥后成了鼻屎,顏色呈淡黃色,這也是屬于正常情況。
應對新生寶寶的鼻痂
看到寶寶鼻子里有鼻痂了,可先用手指輕輕揉擠兩側鼻翼,等到鼻痂稍微松脫后再用干凈的棉簽卷出來。如果鼻痂不容易松脫,可先向鼻腔里滴一滴海鹽水(網上有賣,效果很好),潤濕后的鼻痂比較容易松脫。